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
摘要目的:观察粘克®可吸收医用膜用于腹部手术预防术后粘连的效果。方法:随访1-6个月,观察放置粘克膜的应用组126例和不放置粘克膜的对照组87例患者的术后肠粘连症状和体征;对其中12例再次手术者观察手术切口、创面及造瘘口周围的粘连情况。结果:应用组肠粘连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(P<0.05);再次手术中肉眼观察手术切口、创面及造瘘口周围的粘连程度应用组明显较对照组轻。结论:粘克®可吸收医用膜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,具有防止或减轻腹部手术后粘连的作用。
关键词:粘克,可吸收医用膜,腹部手术,粘连,预防
腹部手术后大多会有不同程度的腹腔粘连,研究报道,传统开腹手术后粘连的发生率高达60-90%,其中约5%发生粘连性肠梗阻[1],不但增加了患者痛苦,也给外科临床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,术后粘连已成为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。因而,预防和减少术后粘连的发生,一直受到临床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。我科应用粘克®可吸收医用膜预防腹腔术后粘连,收到满意效果,现报告如下:
1 资料与方法
1.1 病例选择
选择2010年7-12月在我科行经腹手术的病例213例,随机分为两组,其中应用组126例,男82例、女44例,年龄17-74岁,平均年龄42.4岁,病种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4例、肝内外胆管结石42例、胃溃疡穿孔28例、结肠癌19例、外伤性结肠损伤3例;对照组87例,男55例、女32例,年龄19-71岁,平均年龄40.8岁,病种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3例、肝内外胆管结石31例、胃溃疡穿孔17例、结肠癌14例、外伤性结肠损伤2例;两组间性别、年龄、病种构成无显著性差异。
1.2 手术方法
本组病例均为经腹手术,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,腹腔有脓液者,用湿纱布蘸净,仔细清除脓液;肝内外胆管结石视病情分别或联合行肝部分切除术、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及肝内外胆管-空肠吻合术;胃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或胃穿孔修补术;结肠癌行左、右半结肠切除术或直肠、乙状结肠切除术;外伤性结肠损伤行肠切除、肠修补术。应用组在手术修复完成后,按粘克说明书的要求,于腹壁切口下、手术创面及造瘘口周围放置粘克®可吸收医用膜并固定于该部位,各种手术的放置部位见表1,常规缝合手术创口; 对照组则不放置该膜,其他处置相同。
表1 手术中粘克®可吸收医用膜 | |
术式 | 膜放置位置 |
腹部手术 | 腹部切口处、腹膜下 |
胆管取石术 | 肝门 |
肠切除、肠修补术 | 肠管吻合处或肠管修补处 |
胃大部切除术 | 胃肠吻合口周 |
阑尾切除术 | 荷包缝合处 |
左右半结肠切除术 | 吻合口、侧腹膜创面 |
直肠、乙状结肠切除术 | 盆底侧腹膜 |
腹壁造瘘术 | 造瘘口周围 |
本组病例中行二次手术者12例,应用组7例、对照组5例,均为结肠癌及外伤性结肠损伤行造瘘术者,于术后2-3月再次手术关闭瘘口
1.3 观察指标
(1)术后第3、7天体温,术后肠鸣恢复时间、肛门排气排便时间。(2)肠粘连症状和体征:无――未出现肠粘连症状和体征,腹部X线显示正常;轻――轻微腹胀、腹痛、纳减、腹部不适,但无压痛及反跳痛,腹部X线显示肠腔轻度扩大但无液平。重――有肠梗阻症状及体征,腹痛腹胀明显,有压痛反跳痛,腹部X线显示肠腔扩大及液平。(3)再次手术时发现粘连的分级:0级――完全无粘连,手术创面修复良好。Ⅰ级――有少量膜状粘连,易分离,分离时不出血,面积小于创面的15 %。Ⅱ级――2 处以上粘连,或粘连面积是创面的15 %~30 %。Ⅲ级――广泛粘连,分离困难,出血多,粘连面积大于创面的50 %。Ⅳ级――粘连紧密,难以或不能分离,肠管粘连成团,粘连面积大于创面的70 %。
1.4 统计学处理
使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。
2 结果
2.1 体温及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
统计应用组和对照组的术后第3、7天平均体温值及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,两组术后恢复均良好,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。(表2)
表2 两组术后体温及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| |||||
组别 | 例数 | 3天(℃) | 7天(℃) | 肠鸣恢复(h) | 肛门排气排便(h) |
应用组 | 126 | 37.8±0.8 | 37.2±0.5 | 25.7±2.9 | 53.5±5.6 |
对照组 | 87 | 37.6±0.9 | 37.3±0.6 | 24.9±3.3 | 55.2±4.7 |
P > 0.05 |
2.2 肠粘症状和体征比较
两组病例电话或门诊随访1-6个月,平均随访时间2.7个月,应用组未出现肠粘连症状和体征者111例,占88.1%,出现轻度粘连症状和体症者15例,占11.9%,未出现重度粘连;对照组则分别为67.8%和29.9%,并出现2例重度粘连病例。差异有显著性意义。(表3)
表3 两组肠粘连症状和体征发生情况比较P < 0.05 | |||||||
组别 | 例数 | 无 | 病例% | 轻 | 病例% | 重 | 病例% |
应用组 | 126 | 111 | 88.1 | 15 | 11.9 | 0 | 0 |
对照组 | 87 | 59 | 67.8 | 26 | 29.9 | 2 | 2.3 |
P < 0.05 |
2.3 再次手术发现粘连情况比较
共计12例再次手术,应用组7例,其中结肠癌4例,外伤性结肠损伤3例;对照组5例,其中结肠癌3例,外伤性结肠损伤2例。于术后2-3月经肠道准备后再次手术,术中发现应用组7个病例中,切口下、创面及瘘口周围的粘连除1例在创面部位为Ⅱ级外,其余均为0-Ⅰ级;对照组5例中则大多为Ⅲ-Ⅳ级,粘连程度明显较观察组严重。
3、讨论
3.1 粘连形成的机理
粘连是机体的一种纤维增生性炎症反应,机体在物理、化学和生物等各种因素刺激下,释放组胺、缓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及细胞因子,使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,导致充血、水肿,并形成炎性渗出,渗出液中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析出并附着于浆膜,形成网络状物,后者含有多核细胞和炎性细胞,继而成纤维细胞出现其中,产生胶原纤维,并增殖、机化,形成粘连。
3.2 粘克®可吸收医用膜在预防粘连中的作用
粘克®可吸收医用膜是由聚乳酸制成的防粘连材料。其预防粘连的机理在于:①屏障作用。粘克膜置于手术创面与周围组织之间,阻止成纤维细胞、纤维蛋白及炎性渗出物的浸润漫延,从而防止在创面和周围组织之间形成粘连。②时差作用。术后渗出反应在3~5 天达高峰,10 天以后渐趋静止,粘克®可吸收医用膜可保持物理屏障作用2-4 周,能在整个炎性渗出及粘连形成期发挥隔离作用。在完成相应功能后,粘克才降解成碎片,再降解为单体乳酸后参与三羧酸循环,最终代谢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,没有蓄积与残留。
3.3 粘克®可吸收医用膜在腹腔手术中的应用价值
本组资料显示,粘克可吸收医用膜应用于腹腔手术,患者术后1-6月的肠粘连症状和体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;再次手术直接观察粘连情况,使用粘克膜部位大多无粘连或仅有Ⅰ级粘连,对照组则大多为Ⅲ-Ⅳ级粘连,表明粘克膜可有效防止或减少粘连的形成;术后体温和肠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,反应粘克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。因而,粘克®可吸收医用膜在腹腔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值得肯定,是比较理想的防粘连材料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王吉甫 胃肠外科学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0:512-520
2.吴孟超,仲剑平主编.外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[M].上海: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,1996. 269-274
3.夏穗生主编. 现代腹部外科学[M].武汉: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6.225-231